疫情起起落落,下一步何去何从?张文宏称疫苗接种目标已经转变,高福回答了那个敏感的问题…
导读
我们要清楚,这场与新冠病毒的战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来源:医脉通
本文为医脉通编辑综合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3天8省总计超过40例感染者(含无症状),这起和旅行团相关的疫情传播链还在延伸,病毒正随着度假返程的人们,迅速地散向全国各地。
据国家卫健委最新通报,10月19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30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13例(上海7例,广东3例,福建1例,河南1例,陕西1例),含3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河南1例,广东1例,陕西1例);本土病例17例(内蒙古8例,其中阿拉善盟5例、锡林郭勒盟3例;甘肃4例,均在兰州市;北京1例,在丰台区;贵州1例,在遵义市;云南1例,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陕西1例,在西安市;宁夏1例,在吴忠市),含1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在陕西)。
新冠肺炎疫情起起落落,难道我们真的要学会“与病毒共存”?
张文宏:疫苗接种目标已转变,预防和降低重症是刚需
近日,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出席某论坛时表示,目前接种新冠疫苗的目标已经发生了转变。现在没有办法通过疫苗接种完全阻挡疾病的传播,疫苗接种之后的目标主要是把疾病的危害性降到最低的水平。
他还表示,即便是在国际上进行第三针疫苗的接种延长和提高疫苗的保护效力,主要目标也仍然是预防和降低重症。
图源:视频截图
几个月前,张文宏曾在微博上发文,“世界上大多数病毒学家都认可这是一个常驻病毒,世界要学会与这个病毒共存,我们曾经经过的还不是最艰难的,更艰难的事需要长期与病毒共存的智慧 。”
在当时这番言论遭到了一些抨击,部分网友将这段话解读为张文宏选择了“投降主义”,对待新冠病毒产生了消极对待心理。所谓“与病毒共存”是在否认中国抗疫的优秀成果,并认为这种言论是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抗疫不利而“洗地”。
我们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同时也不能忽略实际情况。在西方大量国家选择“躺平”对待疫情的今天,仅靠我们的严防死守可能已经无法完全阻挡新冠病毒的传播。今年之前发生的南京疫情和广州疫情均是境外输入的变异毒株所致,除非将国门完全封闭,否则永远无法完全杜绝这个隐患。
此前钟南山院士在接受CGTN采访时表示,“如果新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慢慢降低的话,那么新冠与人类的长期共存将成为可能。我们可能要像预防流感那样,定期打疫苗。不过鉴于现在多国都出现了病毒变异,具体发展还是要持续观望。”
这与张文宏的观点不谋而合,将疫苗作为消灭疫情的武器这个观念已经不再符合现在的发展趋势了。预防和降低重症将是之后一段时间里的疫苗接种的主要目标,同时也是疫情防控进入下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石。
高福:如果2022年初疫苗接种率超过85%,中国将考虑对外开放边境
近日,在一次采访中,有记者问了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这样一个问题:“中国现在看,已经接种22亿剂疫苗了。我估计再过2个月,恐达到85%-90%比例。那如果都打了,会怎么样?咱们能不能把新冠降成大号流感,从而打开国门?”
针对这个问题高福表示,“这是一个好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敏感的问题。”
随即高福回答道,“中国的清零政策赢得了这么多时间,把疫苗打下去,到2022年年初争取达到85%以上接种率,那我们就成功了。第一是感染量少,第二是感染以后没有重症和死亡,都是轻症,而且,病毒本身毒力在减弱。到这个时候,我反过来要问,全球都开放了,病死率降得那么低,我们为什么不开放呢?”
图源:视频截图
最后高福做了个总结,“新冠不像SARS(非典),靠歼灭战不行了。既然是持久战,就必须拿出持久战的策略来。你不跟它共存,还有别的办法吗?”
从高福主任的回答可以看出,他的观点与张文宏教授和钟南山院士高度一致。即通过大范围接种疫苗来预防和降低新冠重症,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做好持久战的准备。
在这里我们必须澄清一个问题,接受打持久战与病毒共存并不是对之前“清零政策”的否定。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要坚持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反对静止的看问题。
高福主任在接受采访时反复强调一个问题,务必要把他的话完整的呈现出来。为此他还举了个例子,在2020年的时候他呼吁民众不要急着接种疫苗,因为那时疫苗从供给到安全性还有很多问题需要验证。
这个例子说明了一个问题,如今的观念是既往观念的发展,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在忽略时空条件的情况下,用现在来否定过去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日常注重防护,尽早接种疫苗,这场与新冠病毒的战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责编 阿廖沙 亦一
精彩回顾
➤ 传播链再次延长,本轮疫情已涉及7省份!退休教师夫妇否认核酸阳性后自行离开,真相如何?